閱讀秘書/實質有效匯率指數
【經濟日報╱記者 陳美君】2013.10.10
有效匯率指數是用來估算一國貨幣,對一籃子主要貿易對手國貨幣的匯率變動,與名目匯率指數相較,實質有效匯率也將各國物價變化納入考量。
台灣以電子產業為主的出口廠商,銷售產品多以美元報價,因此,新台幣匯率貶值,對出口廠商有利,升值為不利。
而匯率指數主要意義,是反映新台幣與主要貿易對手國匯率之間的變動關係。
因此,實質有效匯率指數下跌,表示本國對外價格競爭力上升,原因包括本國貨幣貶值或物價下跌;指數上漲代表本國對外價格競爭力下跌,原因包括貨幣升值與物價走揚。
【2013/10/10 經濟日報】
央行連三日作價 台幣尾盤貶
【經濟日報╱記者陳美君/台北報導】2013.10.10 03:06 am
台灣出口面臨「旺季不旺」危機,央行匯率政策備受產業界質疑;但台北外匯市場發展基金會最新統計顯示,新台幣實質有效匯率指數9月跌破100,創2011年8月以來、逾兩年新低,有助提升出口報價競爭力。
另外,昨日新台幣匯率貶值0.6分,以29.548元作收,成交量為10.01億美元,為連續第三天貶值。
9月出口金額年減7%,企業大老急跳腳,將矛頭指向匯率。
今年以來,電電公會理事長郭台強、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張平沼、機械公會理事長徐秀滄、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等企業大老,皆批評央行匯率政策,認為新台幣過於強勢,有損害出口景氣之虞。
交易員說,出口大老的喊話,央行其實念茲在茲,只是有些事「只能做、不能說」;睽違兩年後,新台幣實質有效匯率指數跌破100大關,就是個例子。
新台幣實質有效匯率指數下挫,主因為9月新台幣對美元僅升值1.05%,韓元對美元升值3.28%,升幅為新台幣的三倍。
央行總裁彭淮南曾表示,美國量化寬鬆9月中旬未如預期退場,海外熱錢大舉流入韓元、台灣,推升韓元、新台幣匯率勁升。
為避免升勢失控,交易員說,央行連日來在尾盤作價,即使盤中升值,尾盤也翻貶作收。
匯銀主管指出,央行近期多管齊下,除祭出金檢銀行大絕招外,央行也重申收盤前十分鐘,銀行得結束拋補。
近日來,匯市最後一盤往往豬羊變色、由升翻貶,交易員直指為央行出手,因為「銀行通常無法作到最後一盤」。
匯銀主管表示,每天收盤前,新台幣匯率都會急轉直下,所有人都想在最後一盤賣美元,因為可換到最多新台幣,不過央行為避免干擾,不會讓銀行在最後一盤進場掛單。
央行緊盯匯市交易,除以新台幣匯率升幅不超前韓元之外,日前更讓貶值幅度超越韓元,以免第4季的出口產業蒙上陰影。
【2013/10/10 經濟日報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