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ARFC協會電子報 - 新聞擷選  

 

《中國新視野》 中國經濟轉型的結與解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工商時報  劉勝軍

今年年初,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多次提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,緊迫之情溢於言表。儘管中國早在1982年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10條經濟方針上就提出關於「轉變」,但過去27年在經濟騰飛的同時轉型卻進展甚微。

如何推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,是中國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教授近年來的主要關注點。吳敬璉教授堪稱呼籲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頭號旗手,早在2005年就出版了專著「中國增長模式抉擇」,而「無錫經驗:中國經濟發展轉型的個案研究」則是深入探討轉型問題提供了難得的案例研究。

轉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毋庸贅言,我們需要關注的是中國轉型困難之癥結,並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法讓轉型從口號變成行動。中國轉型問題究竟卡在何處?要回答此一問題,必須先弄清轉型的含義。簡單來講,轉型就是從依靠資源投入為驅動力的粗放式增長,轉變為以創新和技術進步為源泉的增長。

在市場經濟體系中,企業是微觀經濟主體,轉型當然要依賴企業的進步,可是中國企業長期處於「微笑曲線」的最底端,以低成本、低品質名聞全球。更可怕的是,這種低成本不是建構在管理效率之上,而是主要基於扭曲的資源價格、勞動力價格和環境價格。中國雖然積累了2.4兆美元的外匯儲備,但說穿了只不過是犧牲自己的環境和資源為發達國家做苦力而已。

中國企業為何就這麼不爭氣呢?這裡面雖有中國企業歷史短、企業家管理素質差等階段性因素,但更多的是制度性問題。企業經營,其實質就是在既定的制度約束條件下追求利潤最大化。

通常而言,企業家謀求利潤的途徑無非是提升管理水準,練好內功,依賴中國國內偏低的要素價格優勢去參與國際競爭以及尋租等等,企業選擇何種途徑端賴於制度環境所提供的激勵。

一般而言,尋租可以快速獲得高額利潤,但發展中經濟體往往又執法不嚴,更導致企業對尋租趨之若鶩。中國民營企業熱中於房地產、證券市場,即是制度所創造的巨大尋租機會使然。

因此消除制度環境中的負向激勵,使企業把精力聚焦於管理和創新就成為轉型的真正關鍵。但是制度環境改革的權力掌握在政府手中,政府有沒有動力和意願去深化體制改革?這正是吳敬璉教授長期憂心的所在。

憂慮之一,一些從行政壟斷和權力「尋租」得益的人們,為了維護其既得利益,蓄意阻撓改革進程,也有意誤導公眾,延緩改革進程,甚至假借改革或宏觀調控的名義,擴大自己的權力和腐敗的空間。在中國教育、證券市場、醫療等諸多領域,中國民眾都領教到了既得利益集團的威力。

憂慮之二,當前央企依靠壟斷優勢所營造的虛假繁榮,使得國企改革的動力消退,甚至出現了「國進民退」的現象。

憂慮之三,政治週期所導致的行為短期化。政治週期是客觀存在,在地方政府層面表現尤為明顯。為了追求政績,地方政府官員迷戀於短期內創造巨額GDP的「招商引資」,為此不惜犧牲環境、公平,因為這些環境等方面的成本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才能逐步呈現出來。「把問題留給明天」,這是一種可怕的扭曲性的激勵作法。

因此,經濟發展方式轉型,從表面上看是企業的轉型,但從深層來看則是如何推動從「權力型政府」朝向「服務型政府」的轉變。中國轉型的徵結已經很清楚了,要解決就不難了。關鍵在於中國政府自身改革的壓力和動力機制來自何方?這就需要中國官員們來自靈魂深處的革命。(本文作者為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副院長

【2010-08-26   工商時報】

IARFC協會基於推廣財務規劃全民化的理念,以協助金融從業人員及消費者建立正確的財務規劃觀念
RFC財務顧問師將致力於幫助人們進行更妥善的消費、儲蓄、投資、投保和規劃,竭誠歡迎加入RFC的大家庭
- 相關文章系引述各大報,僅供資訊分享 -

IARFC 國際認證財務顧問師協會 ... 聯絡電話 : 02 - 27928557 ... 通訊傳真 : 02 - 27956852